我們?yōu)楹挝伨颖本弘m不宜居但人生不絕望 發(fā)布時間:2013-8-1 荊寶潔 “85后”小米(化名)不愿留在家鄉(xiāng)工作!爸灰胂肽欠N一眼可以望到頭的人生,就感到絕望!彼f。 小米出生在河北一座地級市。在參加公務員面試的5月,是小米最糾結的日子。為此,她在一個月內(nèi)暴瘦了十多斤。一旦被錄取,她將不得不接受命運的安排,離開北京。但在北京“北漂”,看不到未來的痛苦也常常在夜深人靜時,啃噬她的心。她暗自慶幸,沒有任何背景的她,在面試的第二輪中輸給了關系戶,F(xiàn)在已不用再糾結。 這座城市,讓人有太多的理由去愛和恨。有那么兩年,流行逃離“京滬深穗”,但這些大城市的人口不降反增,呈現(xiàn)加速增長的趨勢。那些逃離的人,又有一部分重新回來。 北京或許并不適合居住。這里被調(diào)侃為“首堵”,有濃郁的PM2.5。據(jù)說,因為北京的空氣質(zhì)量不好,外資公司派駐北京的國外友人要多發(fā)一點補助。微博、朋友圈里流行各種段子,編排最近發(fā)生的各種危及公共安全的事件。 就連研究機構發(fā)布的報告也認為北京并不是最宜居的城市。不久前,中國社科院發(fā)布《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有287個城市被當做樣本來研究。在和諧城市競爭力榜,京滬穗無緣前十;宜居城市競爭力方面北京位列第74位;生態(tài)城市競爭力,北京跌出前100名。 即便如此,仍擋不住北京每年新增常住人口60萬。最近,網(wǎng)絡上流行曬群租的照片,許多80后、90后寧愿幾十人擠在一間公寓中,也要留在北京。北京東三環(huán)勁松附近,一個90平方米的兩居內(nèi)曾擺放了26張上下鋪,住了52個人。人們瘋了嗎? 恰恰相反,在經(jīng)濟學家眼里,城市是人們選擇的結果。如果離開這座城市,小米等80后們首先不舍的是身邊的朋友,這樣的理由在很多60后、70后看來很可笑。但不可否認的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能夠接觸到更多與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 被稱為鬼城的鄂爾多斯(6.37,0.00,0.00%)新城康巴什,也有宏偉的劇院。但那里恰恰缺少的是演出。劇院說明了城市在支付固定成本方面的優(yōu)勢。巨大的人口數(shù)量,可以消費得起演唱會、音樂會。大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娛樂和商業(yè)。從老家來北京旅游(4.44,0.00,0.00%)的父母感嘆,北京的物價怎么比小地方還便宜。即使網(wǎng)購,也不用支付那么多的快遞費。這些都說明了城市提倡勞動分工和專業(yè)化帶來的好處。 大型管理咨詢公司和廣告代理商都被吸引到大城市,因為那里有最豐富的人才,外來人力資源能以最快的速度集合。一座大型的城市是一個多樣化的雇主組合,較低的工資其實是在三、四線城市享受舒適生活所要付出的代價。 北京的房價幾乎是從2005年以后才開始瘋漲的,盡管高房價將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拒之門外,但那些擁有房產(chǎn)的年輕人卻得到額外的紅利。 6月17日,北京師范大學房地產(chǎn)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在其個人微博上說,“在北京,你有一套房子,每年會增值幾十萬、上百萬,相當于你有一個穩(wěn)賺不賠的好公司。如果你有幾套房子,那你就相當于是一個穩(wěn)賺不賠的集團公司的董事長啦!” 但包括有房的人在內(nèi),許多人為什么還抱怨不已?不患寡而患不均。經(jīng)濟學家徐滇慶指出,8%的人擁有80%的存款,真相是12億人買不起房,1億人卻買很多房。表面上看,房產(chǎn)成為貧富分化的擴大器,有房的人會越來越富。但徐滇慶認為根源并不在于此。他指出應該用稅收調(diào)節(jié)貧富分化,比如征收房產(chǎn)稅和遺產(chǎn)稅。 解決群租房的問題不是堵,而是疏。華遠地產(chǎn)(2.56,0.00,0.00%)董事長任志強告訴記者,他很早就建議在唐家?guī)X的集體性質(zhì)用地上建公租房。他指著在他辦公室采訪他的80后記者們說,“你們不應該總罵開發(fā)商,為什么不去批評政府,限制了你們自由買房的權利!蓖獾厝嗽诒本┮蛔5年社保才有買房資格。住宅用地數(shù)量越來越少,相當一部分還被公職人員用于建保障房。地價越來越高,但工業(yè)用地卻大批被浪費!盀槭裁丛S多廠房只建一層,就是因為地太便宜了。”任志強說。 關于PM2.5,一位長期報道環(huán)保領域的記者告訴我,如果縱向?qū)Ρ,其實北京的污染并沒有日益嚴重。只是人們比以往更專注這一數(shù)據(jù)。大城市的犯罪問題、疫病問題可能比小城市更嚴重。但過錯并不在于城市本身,關鍵看是否能通過有序的管理來解決這些問題。 在北京大學中國經(jīng)濟研究中心教授周其仁看來,新型城鎮(zhèn)化中最迫切的問題是解決大城市的承載力問題。他在EMBA課堂上對他的學生們說,自古以來,農(nóng)村發(fā)展的模式幾乎沒有變,無非是馬路兩邊建房子。管理小城市和農(nóng)村,幾乎不需要太多的智慧。而今天,人口向GDP更高的城市涌入,幾乎是不以人意志為轉(zhuǎn)移的經(jīng)濟規(guī)律。蝸居北京是無奈的選擇,也是智慧的選擇。 如果說,這座城市注定會成為5000萬人口的城市,與其去排斥,管理者們不如想想如何讓這座城市運轉(zhuǎn)得更有效率。即便是有人愿意選擇“蝸居”,也是有秩序、有尊嚴的蝸居。
|
上一條:北京六大市政設施向民資開放 門檻最低3000萬[ 2013-8-1 ] 下一條:河南5年20名國企一把手落馬 紀委稱影響黨形象[ 2013-8-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