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專家:中國經濟發(fā)展主靠內需 發(fā)布時間:2013-5-6 新浪財經訊 布魯塞爾時間5月4日(北京時間5月4日)消息,歐盟預測2013年中國GDP總量增長8%,2014年增長8.1%。歐專家評述中國經濟增長模式正轉變, 內需仍將為經濟增長首要驅動力。 綜合影響中國經濟增長的內外因素,歐盟春季經濟預測報告維持去年冬季評估,預計中國GDP 2013年增長8%,2014年增長8.1%。該報告指出:較2012年7.8%的GDP增長,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長7.7% 顯示中國經濟正避免硬著陸。其中,國內消費領先于投資及出口為中國經濟增長首要動力。 國際關系與對話基金會亞洲項目主管高利-劉智仁(GauriKhandekar)對新浪財經表示:參照中國經濟過去十年的高速增長,2013年8%的增長雖無法與2010年10.4%的GDP增長同日而語,但仍高于許多閾值,如中國政府設定的7.5%增長目標。 根據歐盟預測報告,世界經濟GDP增長將于2013年及2014年分別達到3.1%及3.8%。2013年美國及日本經濟將分別增長1.9%及1.4%,2014年增長率為2.6%及1.6%。較冬季報告,2013年歐盟27國(自2013年7月1日起,歐盟28國)GDP增長預測下調至-0.1%,歐元區(qū)17國為-0.4%,2014年預計歐盟28國增長1.4% ,歐元區(qū)增長1.2%。 劉智仁就此對新浪財經分析稱:“相較于全球經濟的緩慢增長,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仍遙遙領先。” 就早前公布的4月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指數降至最近三個月的最低值50.6%,布魯塞爾當代中國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鄧肯-弗里曼(Duncan Freeman)對新浪財經分析稱:“較低的PMI指數一方面也正反應了出口需求的疲軟,尤其是經濟復蘇緩慢的歐盟市場。” 歐盟報告同時指出:鑒于全球貿易需求增長緩慢,2013年中國將不太可能保持今年前幾個月的高出口增長率。弗里曼向新浪財經解釋稱:“因經濟復蘇緩慢而造成的主要出口市場萎靡不振,短期內將不會改善,也必將對中國經濟造成一定影響。而中國經濟增長的關鍵在于:能否在保持強勁的內需及增長的同時,進行有效的經濟結構調整! 對此,劉智仁則看好中國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對刺激經濟增長的積極作用。 早于歐盟春季預測報告公布前,德國經濟研究機構在4月下旬出臺的經濟展望報告預估2013年中國經濟增長將達到8.2%,2014年經濟增長7.7%。 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Kiel Institute)前副所長羅爾夫-翰墨(Rolf Langhammer)對新浪財經解釋道:“2014年增長略有放緩,主要源于明年公共投資項目的逐步淘汰!焙材J為經濟增長放緩不是經濟衰退,而是轉型中期由高投資驅動向創(chuàng)新驅動經濟增長轉變。 翰墨對新浪稱:“這(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是一個非常正常的過程,經濟體在此過程中將日趨‘成熟'。”同時,他指出放緩的經濟增長也從側面反映了歐盟經濟復蘇緩慢。截止目前,人民幣匯率在過去6個月已實際升值約5%。 在外部因素非有利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增長將主要依靠穩(wěn)健的國內需求。根據歐盟預測報告:工資水平的提高將直接增加家庭可支配收入,積極的利率以及政策將進一步支持提高家庭收入等三方面因素都將有利于中國保持穩(wěn)健的國內消費需求。 然而,除國際經濟大氣候不佳,報告稱中國經濟發(fā)展還面臨一些列更為復雜的內部挑戰(zhàn):在保持強勁內需的同時,由投資導向型需求向消費導向型需求轉變;經濟增長模式須“再平衡”,中期須向可持續(xù)增長轉變;快速增長的信貸及增加的脫媒現象表明金融業(yè)壓力猶存。 同時,2013年GDP平減指數預計為3.1%,略高于2012年同期的3%,但生產過?赡軙斐赏ㄘ浥蛎浡噬蠐P,預計2014年中國GDP平減指數將達到4.1%;而升高的通貨膨脹率又將導致實際利率下降,刺激固定資產投資(尤其是物業(yè)投資),從而再次引發(fā)投機性泡沫。 除報告中指出的風險,翰墨另向新浪財經補充稱:“中國面臨從出口導向向內需導向轉變壓力重重。同時,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中,金融業(yè)的開放及放寬將是一大挑戰(zhàn)!保▌⒓寻l(fā)自比利時布魯塞爾)
|
上一條:機動車報廢新規(guī)實施 3次不驗車將強制報廢[ 2013-5-3 ] 下一條:水廠廠長稱水質再怎么處理也不能恢復[ 2013-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