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金融市場風雨飄搖 誰在裸泳 發(fā)布時間:2013-8-23 近期,亞洲新興市場股市大跌,印尼股市本周前兩個交易日累計跌幅9%,菲律賓股市、馬來西亞股市本周分別下跌5.96%、3.28%。此外,亞洲新興市場貨幣、債券等資產也大幅下挫,比如印度盧比在貶值的道路上走得越來越遠,本周創(chuàng)下了該幣種有史以來的最低匯率。亞洲金融市場再次被烏云籠罩,亞洲國家似乎要重演16年前的歷史。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希望通過梳理歷史數據,解剖印度樣本,來為你剖析這輪危機的根源。 隨著美聯儲將于9月收緊流動性的預期愈發(fā)強烈,新興市場的金融、經濟狀況變得越發(fā)慘淡。與此同時,投資者對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噩夢重現的擔憂也越發(fā)強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對比亞洲多個國家、地區(qū)現狀與1997年的經濟狀況后發(fā)現,韓國等國家的情況較16年前出現了較大好轉,但馬來西亞等國家的情況卻依然存在危險。 韓國更能抵御風險 如今的景象,不禁讓人開始回憶起1997年席卷亞洲的金融風暴,時隔16年后,亞洲各個國家及地區(qū)的情況是否有了一定的改善?我們從外匯儲備規(guī)模、經常賬戶盈余等方面的對比中,便能看出個中差異。 1997亞洲金融風暴中,韓國經濟曾遭到重創(chuàng),在經過16年的發(fā)展后,韓國的多項經濟數據均顯示,該國對抗金融風暴的能力已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從外匯儲備來看,1997年韓國的外匯儲備僅占其GDP總量的3.9%,而彭博匯總的資料顯示,該比率目前已達到了28.5%。 眾所周知,1997年金融危機中,泰國正是由于其外匯儲備薄弱,所以才導致政府無力阻擋外界對泰銖的拋售,從而使得泰銖出現了大規(guī)模貶值,并最終加重了金融危機的嚴重程度,因此,外匯儲備的多寡對于新興市場國家來說可謂生死攸關的“擋箭牌”。 經常賬戶是一國國際收支的主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商品貿易收支,以及服務貿易收支,該賬戶同樣能反映出一個國家的資本流動情況,彭博匯總的資料顯示,目前韓國的經常項目盈余占GDP的比值達到了5.1%,已經較1997年占GDP1.6%的經常項目赤字大為改善。 馬來西亞、泰國依舊危險 盡管有多個國家及地區(qū)目前的情況較1997年有了明顯好轉,但印度、印度尼西亞的情況堪憂。彭博匯總的資料顯示,1997年四季度時,印度的經常賬戶項目赤字占其GDP的比重為0.84%,而今年最新的數據顯示,其一季度經常賬戶項目赤字與GDP的比重已達近5%,除此之外,印度尼西亞的情況也不好,該國1997年四季度,其經常項目赤字約占同期GDP的2.1%,最新數據顯示,該比值已經達到約3.2%。 類似的麻煩同樣纏住了馬來西亞,今年一季度其經常項目盈余從前一季度的229.0億令吉特降至86.6億令吉特,縮水62.1%。值得注意的是,從1999年到2013年,馬來西亞經常項目平均值約在178.2億令吉特左右。
困擾馬來西亞政府多年的,還有其財政赤字問題。2008年后,除了2011年二季度稍有盈余之外,該國其他季度均入不敷出,2012年第四季度更是出現了自1996年來第三高、總額210億令吉特的財政赤字(約合66億美元)。 另外,泰國情況較1997年金融風暴時也未明顯改善,資料顯示,1997年四季度其經常赤字占GDP比重為0.75%,2013年二季度該比重為0.35%,僅比16年前低0.4個百分點。 |
上一條:納斯達克技術故障 交易暫停逾三小時[ 2013-8-23 ] 下一條:德國上半年財政盈余大幅增加85億歐元[ 2013-8-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