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制服丝袜字幕在线_九九精品视频国产_亚洲H片大全视频_依依成人社区最新

專業(yè)的品牌商品交易市場
促進天津空港經濟交易發(fā)展
新聞中心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新聞
大宗商品周期與中國經濟
發(fā)布時間:2013-2-19  

      人們都在談論從債券到股票的轉移,或者說輪換。但全球市場的另外一種轉變或許已經開始,并且可能會變得更重要。這就是關于大宗商品的轉變,它可能預示著中國及其經濟的一場演變。

      這種越來越緊迫的擔憂就是,大宗商品價格已經達到頂點,價格上漲10年的“超級周期”已經結束。

      歷史最悠久的美國商品研究局(CRB)大宗商品指數沒有分享股市的反彈。與近兩年前的峰值相比,該指數下降了15%左右。而此前的10年該指數幾乎上漲了兩倍。在2001年該指數開始上漲之前的20年,它實際上也是下降的(也就是上世紀70年代通貨膨脹時期大宗商品價格暴漲之后的階段)。

      經歷了急劇上漲之后,工業(yè)金屬價格大幅下跌。(今年迅猛上漲但依然遠低于歷史高位的原油價格一定程度上是個特例)。

      所有這些都表明,大宗商品市場的走勢是一個長周期。這種觀點至少可以追溯到被斯大林處死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Nicolai Kondratieff)。他發(fā)現大宗商品價格存在10到20年的上漲期,間隔其間的停滯期的時間也差不多長。他在上世紀20年代發(fā)現的這一模式一直存在,只是周期在縮短。

      毫無疑問,人們對歷史上的大理論有些直覺上的懷疑。但它與近期歷史的吻合非常有說服力,其影響也不僅僅波及大宗商品投資者。經濟研究機構Longview Economics的克里斯?沃特林(Chris Watling)的研究顯示,整個20世紀,大宗商品處于“上升”周期的時候,股市就是水平的,凡是股市上漲的時候,大宗商品價格都處于靜默期。過去10年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正好對應股市“失去的10年”。

      這些理論也有一些直觀的邏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時候,成本就會上升,資源就會實行限額配給。除了大宗商品生產者以外,這對任何人都沒好處。當原材料價格平穩(wěn)的時候,資本主義的機器就會穩(wěn)定運轉。

      因此,如果眼下大宗商品周期真的已經轉向,或許還是好消息。是這樣嗎?

      與最近大部分經濟難題一樣,答案在于中國。過去的20年,大宗商品價格與外匯儲備的積累幾乎是完美聯(lián)系在一起的。當資金更多的時候,硬資產價格就會被抬高。

      由于成功的出口,中國積累了大量的外匯儲備(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也成為很多基礎原材料的最大消費國),但在過去的兩年中國正在穩(wěn)步減少外匯儲備。它希望將注意力重新轉移到內部增長上,可能也希望本國貨幣升值(從而緩解通貨膨脹)。

      中國也有自身的周期性問題,這個可以用上周我在女兒所在小學的班級關于全球貿易的講座來闡釋。講座時每個人都非常興奮地把自己的鞋子脫下,除了一個人之外,其余人都發(fā)現鞋子是中國制造的。這雙例外的鞋子來自越南。

      我解釋說,曾經大家的鞋子都是英國制造的。然后一個小女孩舉手向我說,在拍攝于1985年、講述時空穿越到上世紀50年代的電影《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中,戰(zhàn)后的美國沒有人相信30年之后,美國人會穿戴并使用日本制造的產品。這個轉變正好反映了亞洲最強經濟體的經濟周期。

      Longview Economics的說法更實際。先是日本、然后是亞洲“四小虎”經歷了30年的經濟增長,年均增長率達到10%,但之后又回到5%的常規(guī)增長。中國則緊隨其后。最近中國銅進口的劇烈收縮可能就是這種漸進轉變的一部分。

      對于其他市場來說這意味著什么呢?目前來看還不錯。特別是金屬價格曾有許多年與世界股市保持一致(與歷史模式不同),F在股價上漲而大宗商品價格下跌表明,歷史上二者的反常關聯(lián)正在減弱,我們正在回歸常態(tài)。這將是健康的。

      這可能也表明,通過開采更多礦場,供應正在增長,從而滿足需求。這是循環(huán)的正常結束方式,也是健康的。

      最后,這可能表明,西方股市的投資者不再感覺要依賴中國的增長來促進自身的增長。這點還有待于證實。

      西方股票投資者已經習慣了預期中國經濟會永遠快速增長下去。這種樂觀為股票和金屬價格都提供了支撐。如果中國經濟真的像日本和韓國當初那樣放緩,那對世界其它地方未必有益。

 




上一條:中海油購尼克森將收官 整合仍是大難題[ 2013-2-18 ]
下一條:多地住房公積金政策收緊 政策調控進入敏感期[ 2013-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