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縮風險蔓延壓力上升 美聯(lián)儲加息有望緩行 本文來源于:中證網 發(fā)布時間:2015-1-16 雖然美國經濟增長前景向好,美聯(lián)儲寬松政策有望率先轉向,但美國國債收益率卻不升反降,近期持續(xù)走低。分析人士認為,包括美國在內的主要經濟體國債收益率普遍下滑,顯示通縮風險在全球蔓延的壓力上升。在此條件下,美聯(lián)儲應不會急于加息。自去年12月23日以來,美國2年期國債收益率從0.74%降至0.51%;10年期國債收益率猛降近40基點至1.88%左右,為2013年5月以來最低;30年期國債收益率目前僅為2.47%,創(chuàng)歷史最低。除美債外,其他主要經濟體國債收益率普遍下滑,英國、德國、日本、西班牙等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均降至歷史低點。 造成本輪國債收益率集體走低首要原因當是通縮壓力上升。去年12月,歐元區(qū)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初值同比下降0.2%,連續(xù)22個月不及歐洲央行目標水平,為五年來首次出現(xiàn)負增長。截至去年12月,中國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已連續(xù)34個月下滑。 雖然美國經濟陷入通縮的風險不大,但通脹水平也不樂觀。美國勞工部最新數據顯示,去年12月美國平均時薪環(huán)比下降0.2%,明顯不及市場預期,過去12個月累計增幅僅為1.7%。衡量市場對未來通脹預期的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與同期通脹保護債券之間的差值目前徘徊在1.58%附近,為2010年8月以來最低,相比之下過去10年的平均值為2.18%。 通縮陰影再現(xiàn),首先是由于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主要經濟體經濟結構性調整不到位,造成有效需求不足,主要經濟體內生增長動力疲弱;其次,國際油價持續(xù)下跌帶動大宗商品價格集體走低,進一步加劇了通縮壓力。 眼下,投資者對通縮風險的擔憂情緒已超過對美聯(lián)儲將加息的預期,成為市場主導因素,避險情緒升溫導致資金流入美元與美債意愿強烈,推動國債價格上漲,收益率持續(xù)走低。為應對通縮挑戰(zhàn),以維持物價穩(wěn)定為重要職能的美聯(lián)儲在加息時點上,肯定會慎之又慎。 一方面,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正在給美國經濟增長帶來壓力,而近期薪資增長意外下滑,意味著美國就業(yè)市場發(fā)展可能并非失業(yè)率數據所顯示的那么樂觀,這將令決策者重新思考政策調整時點。 另一方面,去年年中以來美元持續(xù)升值,目前已創(chuàng)九年來新高。強勢美元可能拖累美國出口,給美國企業(yè)盈利帶來負面影響,這也不是決策者希望看到的。 當前,全球采取協(xié)調措施對抗通縮風險已迫在眉睫,更多的財政和貨幣寬松政策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雖然美國已著手在政策方向上進行調整,但美聯(lián)儲不會急于在收緊貨幣政策的道路上走得太遠,畢竟呵護美國經濟復蘇勢頭仍是其重要職責所在。 |
上一條:馬寧:互聯(lián)網金融重塑中國信貸市場格局[ 2015-1-16 ] 下一條:2014年中國經濟成績單今公布 GDP增速或低于7.5%[ 2015-1-20 ] |